1991年10月262期上一篇下一篇

#發行日期:1991、10

#期號:0262

#專欄:「分子流行病學」專輯

#標題:分子流行病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作者:陳建仁

預防醫學提出疾病防治的對策

癌與環境致癌物的關係

分子流行病學加強了流行病學的因果推論能力

分子流行病學家的角色

圖一:疾病自然史與三段五級預防的關係

圖二:「輪型模式」與「螺旋模式」的比較

圖三:環境致癌物暴露與癌症發生狀況的相關研究

 

 

 

 分子流行病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預防醫學提出疾病防治的對策

中國古代名醫,曾經用「下醫醫已病、中醫醫將病、上醫醫未病」來強調「預防重於治療」的理念。預防醫學係針對疾病發生的自然史各階段,提出三段五級的防治對策(見圖一)。疾病發生的連續變化中,可以區分為易感受期、臨床前期、臨床期、殘障期和死亡。在易感受期,一個人暴露於導致疾病發生的危險因子逐漸增加,而足以避免疾病發生的保護因子卻相對減少,以致疾病雖然尚未發生,但是易感受性卻提高了。在易感受期內,可藉著初段預防的兩級措施,來改變個人的易感受性,降低疾病發生的可能性:第一級的健康促進,係著眼於發展健全身心、避免多種疾病的發生,諸如攝取適量營養、充分休息睡眠、規律生活習慣、良好個人衛生等,都是具體可行的「廣效性」措施。第二級的特殊保護,則針對特定疾病採行特定措施,如傳染病的疫苗接種、意外傷害的安全防護、職業環境的暴露偵測等,皆可說是「特效性」的預防。

初段預防的缺失,會使人因危險因子的暴露而進入臨床前期,此時病理變化已經展開,但尚未有臨床症狀徵候出現;如果不及時遏止病變的惡化即會進入臨床期,使病人自覺有病而不適。針對臨床前期和臨床期的變化,可以採行次段預防的第三級措施:早期發現與適切治療,來控制病情惡化,防止殘障發生。像癌症、高血壓與糖尿病的早期篩檢,均著重在臨床前期發現病變,並予以適切治療,避免臨床症狀的產生。缺乏有效的診治措施,即會導致急性或慢性的暫時性或永久性的殘障,不僅有解剖構造的缺陷,也有生理機能的失全。針對著殘障期的病患,可採行末段預防的兩級措施:第四級的限制殘障,以進一步的治療,使病變所造成的暫時性殘障消失、恢復健康,避免永久性殘障的發生。第五級的身心復健,則著眼在藉著生理、心理與職能復健,使遭受永久性殘障的病患,得以獨立自主,甚至扮演服務人群的社會角色。

就防治有效性而言,越早預防越具成效。初段與次段預防,是迫切必要的措施。要作好初段預防,有賴於危險因子和保護因子的辨明;次段預防,則應從發展疾病早期生物標記著手。已往的流行病學家,經常從宿主和環境的互動,來探討疾病的病因,他們慣用圖二(A)的「輪型模式」來說明致病模式:疾病的發生除了和輪軸所代表的宿主特性和遺傳基因有關而外,也會受到圍繞四周的生物、物理和社會環境的影響。這種模式對於急性病,像傳染病或意外傷害,還可適用。但對於多數的慢性病,由於其作用機轉大都是多階段且多因子的,因此更貼切的致病模式,應該如同圖二(B)的「螺旋模式」所示:不僅病灶的侵害範圍、生理機能的失全程度會隨著時間而擴大,不同時間點的危險因子也不盡相同;而且不同階段的病變,皆環環相連、相因相成。這種錯綜複雜而與時推移的模式,可以「致癌」或「致粥狀動脈硬化」的機轉為例,它使得病因的探索,既刺激又具挑戰!!

癌與環境致癌物的關係

強調一對一關係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的漢諾-柯霍(Henle-Koch)病因判定準則,在慢性病致病因果推論上,相當的不合適。而美國衛生總監在「抽煙引起肺癌」的報告書中,列舉的因果判定條件,諸如相關之時序性、一致性、贊同性、強度、劑量效應關係、特異性等,也僅適用於時間點上病理變化的成因探討。流行病學研究結果的變異性,即有相當的比例導因於危險因子暴露時間、病變發生階段的混淆合併。要改進因果相關推估的正確性,應從「暴露」、「疾病」和「易感受性」三方面的精確定義與測量著手。現以癌症及環境致癌物的關係為例,說明如下:

如圖三所示,傳統的流行病學研究,在評估環境致癌物的健康危害時,常會測定整個社區大環境的空氣、水或土壤的致癌物污染程度,作為暴露狀況的指標,再分析該社區居民的癌症發生率或死亡率,作為疾病狀況的指標,並且分析在社區層次的暴露與疾病間的生態相關。此類的研究,常會受到生態謬誤的困擾,也就是在社區層次觀察到的相關性,可能只是假相關,在個體層次並不存在。目前的研究,則傾向於測定個體小環境的污染狀況,或是測定個體自呼吸、攝食或皮膚接觸進入體內的內在劑量,間接或直接來估計個體暴露狀況;而以個體發生癌症的可能性作為疾病的指標,來分析在個體層次的相關。

但是利用血液、尿液、毛髮等生物檢體中,致癌物及其代謝產物的濃度所估計的個體暴露量,並無法準確反映致癌物作用在目標分子的劑量;而利用疾病的發生或死亡作為健康危害指標,往往會有敏感度和特異度偏低的困擾,特別在有競爭病因或死因的狀況下,常常會低估健康危害的程度。更重要的,以疾病和死亡作為健康危害指標,通常必須追蹤研究對象十數年,才能觀察到足夠的樣本數,屆時不僅研究對象已罹患癌症,而且也失去早期發現、適切治療的時機。

近年來,在分子生物學與細胞生物學迅速發展下,有相當多的方法可以利用在流行病學研究上,像利用融合瘤技術,發展偵測致癌物之大分子鍵結物的單株抗體;應用酵素免疫吸附法或免疫螢光法,測定組織細胞中的致癌物大分子鍵結物的濃度;利用尿液致變性的安姆氏(Ames)檢定和周邊淋巴球的姊妹染色分體交換頻數,來分析各種致癌物的總合暴露量;以白血球和紅血球抗原的基因突變頻率,來估計致癌物引起的致突變性危害;以癌基因、抑癌基因和腫瘤標記,來偵知癌變的早期病變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分子流行病學加強了流行病學的因果推論能力

由於不同個體對於致癌物的代謝活化、解毒排泄能力,並不相同;不同個體的生物大分子對於致癌物的侵害,也有不同的反應。因此,不同個體即使受到相同程度的致癌物侵害,也會有不同的癌症發生傾向。這種可感受性的差異,有些來自遺傳基因的質變或量變,有些導因於後天因素所造成的缺陷。可感受性的不同,常被用來作為解釋流行病學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原因。例如抽煙會引起肺癌,但是有些長期吸煙者不罹患肺癌,而有些不吸煙者反而罹患肺癌的事實,即可以用不同個體對於菸草致癌物的可感受性不同來說明。在未來的研究中,將會有更多的分子生物學方法,被用來探討宿主的可感受性指標。結合分子生物學與流行病學的新學門,正逐漸萌芽成長;稱之為「分子流行病學」的研究,必將加強流行病學研究的因果推論能力。

其實在已往的流行病學研究當中,已嘗試利用各種生物檢體的細胞、生化或分子的改變,作為生物標記來研究病因。例如,心臟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學家,早已成功探討血脂肪與膽固醇對於缺血性心臟病的影響。這方面的努力,不僅有助於闡明粥狀動脈硬化和心肌梗塞的成因與機轉,也實際被應用來預防缺血性心臟病的發生。

傳染病學家們也常以檢驗血清中,對於特定微生物的抗體、或是分離鑑定生物中檢體中的微生物,來進行流行病學研究,並發展出具有保護作用的疫苗;職業與環境病的研究者,也常測定乳齒、血液、尿液或毛髮中的重金屬含量,作為受到職業或環境重金屬污染暴露的指標;臨床醫師也慣於利用血液或尿液中生物化學成分,當作病症診斷的依據。顯然,就廣義的定義而言,分子流行病學早在二十世紀初即已誕生;但是分子流行病學在近年來,才有重大的發展。

分子流行病學家的角色

分子流行病學的革命性發展,特別是近幾年來發明了關於DNA、RNA和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的精巧實驗技術,已使科學家可觀察到更基本的分子與生化變化。今日的生物標記,已推進到可利用單株抗體來偵得每百萬核酸中,僅有一個核酸與致癌物形成共價鍵結物的超微濃度;而且可以利用免疫組織學的方法,精確測量出在細胞核中的致癌物DNA鍵結物的劑量。例如本期彩色封面之圖所示,利用單株抗體6A10,可偵得肝細胞癌之細胞核中的黃麴毒素DNA鍵結物之濃度,其精確性可以測知低到每10萬個核酸中,有一個黃麴毒素DNA鍵結物的存在。封面圖是DAP1染抹片細胞中的DNA,在紫外線下所呈現的白色細胞核;右下圖則是以單株抗體6A10染黃麴毒素DNA鍵結物,並以連結螢光物質的第二抗體再染後,在特定波長的光線下所呈現的綠色螢光反應,它表示了鍵結物的存在。

此類生物科技的應用,不僅可以定量超微量之環境污染物暴露的生物有效劑量,也可用來偵知相當微細的基因突變,如肝細胞癌之抑癌基因(P53蛋白質)中的一個核酸的變異。再者,分子生物學方法,也可用來分辨宿主個體之疾病感受性,例如測定細胞內多環烴水解之基因結構或基因產物,可以辨明不同個體為何對於苯的反應會有所差異。分子流行病學家的角色,即在於結合分子生物學與流行病學,以期更深入探討疾病的病因,和它的作用機轉,並謀求有效預防疾病發生的方法。

我國近年來的生物科技發展甚快,流行病學的研究也在蓬勃展開,正是發展分子流行病學研究的最佳時機。特別是利用分子流行病學方法,來研究中國人好發的疾病,不僅有助於國人健康的維護,亦可提升我國的學術研究水準,與先進國家並駕齊驅!

陳建仁任教於台大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

 

 

 
   

回到最上面

 

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

最佳瀏覽解析度800*600,請使用IE4.0以上版本的瀏覽器

科學月刊雜誌社.金台灣資訊事業有限公司.圖龍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0 Science Monthly and King-Taiw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