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日期:1991、10 #期號:0262 #專欄:一月紀聞 #標題:一月紀聞 #作者: |
|
一月紀聞 第七屆分子生物夏令營,於九月五∼七日在溪頭舉行。夏令營起源於民國七十四年,由陽明醫學院陳文盛及羅時成、榮總醫研部周成功、中研院植物所馮騰永及中興大學遺傳工程中心胡念台五位教授發起的學術交流活動。最初的構想是促進台灣地區從事分子生物研究的科學家之間的交流。由於辦得成功,每年參加的人數持續上升,今年已有約230人參加,其中約80%為研究生及研究助理。議程共分六段,分別由一些國內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工作者報告研究心得,亦有研究生及助理利用壁報的形式,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會中也討論了大學生命科學課程的設計。炎夏當中,能在溪頭幽靜的山林中,輕鬆的與同行交換研究心得,難怪分子生物夏令營對老師、學生都有很強的吸引力! 法國政府文件中顯示,有多達60位科學家正在法院控告「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其中20件有關審查委員會裡的偏袒、非法遊說及買票事件。這些審查委員會關係到22,000位公務研究員的未來。 研究者與審查者的衝突近年來愈形嚴重。法國的國家科學審查委員一部分由科學家選出,另一部分則由科學機構指定。在法律上不禁止審查委員連任,因此有些科學家已在同一委員會坐鎮了幾十年。更有甚者,審查者除審查別人,也審查自己,日久自然衍生流弊。 為此,今年年初CNRS已訂定一些新規則期改善審查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改革是:規定機構指定的審查委員頂多做上兩任,一任四年。另外,審查委員會的數目從49減為40,說是「把更多不同領域的人集起來,可以減少遊說與委員們的『曖昧態度』。」 Nature 1991年8月15日 多年來,美國的科學家必須陳明自己的基礎學術研究終將回饋於社會才能得到資助。但是這種回饋始終沒有直接的證據,最近賓州大學經濟與技術研究中心任的曼斯菲德(E.Mansfield)一份調查報告中,終於顯示了基礎研究的價值。 曼氏直接向美國的主要工業──包括資訊、電器、化學、儀器、藥品、金屬及石油工業中,隨機取樣了76家大公司,徵詢他們1975∼1985年的重要產品和工業程序中,有多少是沒有基礎學術研究的幫助不能實際執行或生產的。結果發現11%的產品和9%的工業程序曾倚賴科研的結果;製藥業甚至高達27%的產品和29%的製藥程序是科研的成果;最低的石油工業只有1%的產品和程序得益於基礎科學研究。曼氏甚至估算了大約的利益回饋,相當於每一美元的儲蓄年息2角8分,這是個保守估計。 曼氏還徵詢那些研究得到最大的回饋價值,並要每家公司列舉五個1970∼1980年間貢獻最大的研究人員名單。當然各行通常都選出與其工業直接相關的科學家或工程師,但製藥工業把功勞歸給生物、化學及藥學三領域。哈佛、加大舊金山分校、史丹福及耶魯大學的研究製藥業引用得最多;MIT、柏克萊對電子及資訊業助益最大。出乎意料的是華盛頓和猶他大學在化工業名列第六及第三;伊利諾在電子及資訊業中比史丹福還略勝一籌。 表面看來,這個調查的結果和NAS對大學各領域的評估結果在電子工業上最一致,但在化學上則差異極大。一般說來,工業界並不特別看重最出名的科系和學校。曼氏認為可能較不出名的科系只有幾個較傑出的人員;而較出名的科系的研究成果需要較長的時間,才得到實質的回饋;而工業界和地緣關係較近的學校有較多的合作,也是可能的原因。這些較傑出的科研人員,幾乎都是同時有政府及工業界的資助。 Nature 1991年8月22日 十三年來,英國南部每年小麥田在生長季節,都會出現作物依順時針方向傾倒,形成大圓形的景觀。這一現象且擴展到一些外國。 飛碟迷們認為這是不明飛行物載訪客自外太空登陸所造成;還有人聲稱這些圓發出奇異的能量。一位退休的工程師堅信這些圓形圖案「不可能是人為的」,是「超智慧者」所為,且和別人寫了一本書《圓的證言》,銷出五萬本。 在科學界,一位英國物理學家組織了「圓效應研究組」,甚至發展了一門新的學域──「Cereology」。他們認為可能是一種特殊的天氣效應,造成種種奇怪的現象。不只如此,日本物理學家不久前才發表實驗室模擬實驗的結果,認為麥田的圓形圖案來自大氣中微波所產生的一種「球狀閃電」。 科學界的權威期刊《自然》發表了他們的結論,導致向來明智的《經濟學人》稱這一奧祕可能已被揭開。 然而大出所有以上這些人意料之外,兩位景觀畫家終於出面承認,這十三年是他們在惡作劇──每年於晚間潛入麥田裡製造了25∼30個圖案。他們所使用的工具不過是:一根長1.2公尺的寬木條及一捲細繩。由一個人站在中心,持著繩端,另一人執綁著繩子的水平木條在膝蓋高度繞著中心轉,輕輕地把麥株推向前方,就可以造成圓形圖案了;因為,麥穗的重量會使麥株自然傾倒。 他們兩人於1978年想出這一惡作劇,目的是要開飛碟迷的玩笑,想不到科學家認真到要尋求政府經費支援了,才決定出面澄清。 Time, 1991年9月23日 美國加州議會即將通過一項法案,在未來八年中,禁止保險公司使用經基因篩檢得到的資料,而對被保險人有差別待遇。由於基因篩檢技術的進步及人類基因圖譜計畫的推動,估計在未來十年許多遺傳疾病都可偵檢出來。保險業者認為這類測驗結果就像一般醫療紀錄,應可做為保險公司是否接受投保的依據。他們擔心如果得知或運用這類測驗結果,那麼知道自己帶有致病基因的人都會投保,造成保險公司的醫療支出大增,因而增加保險業的成本。但法案的支持者則認為如果保險公司可以運用基因篩檢結果,那麼帶有可能致病基因的人可能都會投保無門,或是付不起昂貴的保費。 這法案也包括禁止使用基因篩檢結果,作為聘雇員工的依據。預計它將獲得州議會的通過,如獲通過,加州將是美國通過這類法案的第一州,預料對其他各州將有重要的影響。 Nature 1991年9月5日 原先,處於知名地震帶(如台灣、日本、菲律賓)的居民飽受地震之恐嚇,而在「穩定」大陸如北美、加拿大的人們,似乎從不認為地震是個威脅。1989年十月二十五日加拿大東北方的大地震(規模6.3)卻給人們當頭棒喝──地震是無所不在的。 眾所周知地震經常發生在地球表面的各活動「板塊」的摩擦交界處,如環太平洋地震帶。1989年加拿大地震的震央卻遠離任何板塊的邊緣,而處於一個有26億年歷史,一向被視為四平八穩的龐大古陸上。這個地震裂開了淺層地殼,綿延成長達8.5公里,最大錯動形成1.8米的地表裂痕。這種「板塊內」的大地震遠少於「板塊間」者,故很難追蹤其特性,加上發生地點之不可預知,的確構成了地震災害評估預防的盲點。好在這次地震發生在了無人煙的高緯地帶,若發生在毫無「地震經驗」的人口稠密處,後果將不堪設想。 Nature 1991年8月15日 美國僅存的一份給大眾看的通俗科學雜誌《發現》(Discover)於八月初宣布停刊。雖然《發現》本身仍有利潤,但其發行公司仍然因為廣告收入下跌而作出了停刊的決定。另外兩份通俗科學雜誌:《科學文摘》(Science Digest)及《科學86》均因為無法獲利而於八十年代中葉停刊。 《發現》的員工則樂觀的認為會有人將這份雜誌買下繼續經營,但可能的買主如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及國家科學院,均否認有購買計畫。沒料到九月初,消息傳出,華德狄斯耐公司決定買下《發現》,打算在十一月復刊。且拭目以待,看它的風格如何改變。 Nature 1991年8月15日﹐9月12日 許多同性戀者認為他(她)們的性傾向是天生的。八月底《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似乎為這說法提供支持的科學證據。美國聖地牙哥沙克研究所的S. LeVay發現,大多數男同性戀者大腦下視丘前葉部分解剖結構,與一般非同性戀男人的不同,反而與女性的結構相近。他實驗的材料是因AIDS而死的男性,其中非同性戀者的下視丘與一般男性並無不同,顯示所觀察到的腦部結構差異並非因AIDS引起的病理變化。由於女同性戀者不常被AIDS感染,女性死亡後一般並不易知道其生前是否為同性戀者,因此不易取得研究材料。 由於下視丘控制性行為,這研究結果似乎指出同性戀的傾向是有生理基礎的。 基於同性戀問題的敏感性,這篇報告可預見的會引起許多爭論。厭惡同性戀的人會因此認為它是種生理缺陷,甚至要求對胎兒做產前檢查;有些人也許會因此接受同性戀只是一種自然的變異,就好像左撇子一樣;而同性戀者則可能替他們的行為找到了最好的理由。 由於這項發現觸及敏感的問題,LeVay本人非常謹慎地指出,他的發現並沒有證實這種腦部結構的差異是造成同性戀的原因。LeVay與其他科學家也認為實驗結果需要等其他實驗室進一步的證實。 Nature 1991年8月30日 |
|
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 最佳瀏覽解析度800*600,請使用IE4.0以上版本的瀏覽器 科學月刊雜誌社.金台灣資訊事業有限公司.圖龍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